深夜街头牛壹佰,女大学生郑薇薇手中的英语书掉落,跌跌撞撞被一个陌生男子白板(阿如那饰)搀上小面包车,
面包车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不用说,有坏事发生。
就在十多分钟前,正在沿路背单词的郑薇薇面对这个陌生男子的求助,还带着防范意识第一时间婉拒。
可男子说自己不是坏人,还卖惨说12岁妹妹来例假,
他不知道怎么帮买卫生巾,女子这才卸下防备,帮男子在便利店买好东西,男子随手买了两瓶水,递给女孩一瓶。
可女孩不知道的是,水中的这瓶水其实早已被调换,而男人早已在水中下药。
就这样,喝下水的郑薇薇很快失去意识,被男子捂住口鼻带上等待的小车,就这样落入人贩子之手。
前文这段剧情来自迪丽热巴、金世佳、尤勇智等出演的32集打拐悬疑剧《利剑·玫瑰》。
剧集刚在今晚登录央视八套接档《扫毒风暴》,直接收视破2拿下全国第一。
扫一眼豆瓣反馈,首波观众评价中,好几条都是好评。
最吸引我的,还是剧集的奇妙组合:迪丽热巴在《公诉》后再度挑战正剧,还是以真实原型改编的第一部公安打拐普法正剧。
能带给我们惊喜吗?
打拐题材电影,通常都是硬菜,打拐剧够硬吗?
一口气连刷4集,就一句话:打拐悬疑剧,就该这么拍。
1、两大案件、三个悬疑点,这打拐剧一播出就牢牢抓住了我眼球众所周知,带有普法意义的悬疑剧,要拍得有看头,悬疑感的营造至关重要。
《利剑玫瑰》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一上来就切入主题。
围绕林山市公安局打拐办主任邓妍(迪丽热巴 饰)、警员常锐(金世佳 饰)、副主任尹建生(尤勇智 饰)组成“打拐铁三角”,直接上硬菜。
两个案件,令观众快速入戏。
第一个:少女被拐案。
邓妍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个棘手案件,就是接连两起女少女被拐案。
先是一个月前少女周敏被拐,接着又是前文所说的郑薇薇。
当地开展打拐专项行动一个月13天,还有人贩子在闹市区顶风作案,上级当然要求尽快破案。
而侦破线索也很快浮现,就是连续拐走两个女大生的白板。
邓妍根据线索判断,白板是个老手,那么在他的领域里,就有人可能认识他。
而且他手里的绝不止这两个女生,行动必须要快。
如何尽快破局?关键时刻,曾常年担任缉毒卧底的常锐站了出来,干回卧底老本行,直接找到白板给他来个引蛇出洞。
结果发现不止有白板,
还有个同伙,常锐更怀疑这是个有组织的拐骗集团。
等不及了,常锐决定从白板身上入手,一场跟踪白板逼着他“交尖货”,
终于在墙后面解救了一个月前被绑架的周敏,
并顺势对白板完成抓捕。
备受惊吓的周敏虽然勇敢说出了和郑薇薇几乎同样的被拐遭遇,并认出了白板同伙,但白板一口咬定周敏是自己女友,继续在审讯室与警方对峙。
找不到有效线索,郑薇薇还下落不明, 邓妍他们如何攻破白板的心理防线,又如何顺藤摸瓜,瓦解整个拐骗团伙?
第二个:鸡窝藏婴案。
所谓打拐,其实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打击拐卖妇女,二是儿童。
儿童案,也很快出现。
由于一个奶奶的疏忽,婴儿车里的年幼孙子小洋芋被拐,
家长心如刀绞,原本幸福的一家人都陷入崩溃。
而孩子显然是被有预谋的带走的。
孩子只有两岁,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要找线索,只能靠发动群众。
终于,打拐小队收到了被拐孩子线索,但还无法确认。
小队即刻出发,伪装成普法小队来到嫌疑人房间进屋搜查,
虽然嫌疑人早一步在村口发现了邓妍等人的身影,提前转移了孩子。
可邓妍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屋内的奶粉和玩具牛壹佰。
她敏锐察觉到,比起人贩子,这家人更像是买孩子的家庭,于是立刻开始发起攻心策略。
而缉毒出身的常锐则围绕房间四周展开排查,当他掀开院子鸡圈的门帘,
赫然看到一个捂着小洋芋嘴的妇女。可这个被拐的孩子,并不是小洋芋。
而随着两案陆续线索显露,整部剧的三大悬疑点也渐渐拉开帷幕。
悬疑一:少女拐卖和儿童拐卖案背后,还有一个大的人口贩卖网络?
凭借敏锐的意识,邓妍提出一个大胆假设,就是少女拐卖案和儿童拐卖案之间,可能存在交集,这背后,是否存在一个人口拐卖网络的终极黑手?
而破局关键,正是白板。面对这个老油条,邓妍她们终于找到了他的底牌:一个管他叫爸爸,但其实是他拐来的孩子。
正是凭这张底牌,邓妍终于撬开了白板的嘴,证据链都对上了。
可白板招了又没全招,对于无意中说出的那个老大,
他下一秒矢口否认,显然宁可自己把罪都扛了,也不敢说出这个上线。
而这又进一步证明了邓妍的猜测,这个人口贩卖网络,绝对不小。
但如何破局?此时被拐的周敏又说出一个关键线索,就是被关的地点有音乐声,好像是舞厅的声音。
邓妍她们当即决定深入虎穴,结果又解救了几个失足女孩。可郑薇薇在哪儿?
悬疑二:邓妍的童年挚友然然究竟在哪?
令邓妍成为一名打拐警察的,是一场童年的噩梦。
她和童年挚友然然一起去小卖部买八音盒,然然回去拿涨价的一块钱,可当邓妍拿着玩具去找然然,却发现她已经被人贩子扛在身上迷晕带走。
还是小女孩的她大声叫着好友名字,却无力阻止人贩子。邓妍一家也被然然父亲痛骂。
而当她一步步成为打拐民警,然然的母亲章节阿姨已经找了女儿15年。
邓妍找到章阿姨告诉她:自己从未放弃寻找然然,也请他不要放弃。
可然然已经失踪这么多年,她真的还能找回挚友吗?
章阿姨又可否在有生之年与女儿团聚?
悬疑三:邓妍如何在打拐办服众?
故事开场,其实还设置了一个小悬念,就是空降打拐办担任主任的邓妍,如何服众?
毕竟警员常锐具有多年缉毒卧底工作经验,能力一点不弱。副主任尹建生更是经验丰富,尽职尽责,而邓妍只是刚刚崭露头角。
难怪常锐当面说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干,回头立马跟领导表示:我不同意。
这个"打拐铁三角"如何在行动中加速磨合,尽快联手破局?
随着开局两案齐发,这些悬念都会慢慢揭开。
2、观感:又硬又真,这打拐悬疑剧拍得挺带劲要我用两个字形容前四集的观感,那就是:带劲。
第一个字,是硬。
本剧导演李晋瑞曾参与过《破冰行动》,他的执导风格,果然带着该剧的凌厉,开场就节奏紧凑、悬念不断,不过四集,就充斥了大量的硬核搜索、拦截和营救场面。
全剧一上来就是拐卖戏开场,直入主题后,又立刻开启两案侦查,打拐铁三角接连出击,前四集已经救出两个少女一个婴儿,而一个拐卖网络开始若隐若现,可以说开场就将剧情节奏推向高潮,进而引出核心悬念。
少女被绑案,婴儿失踪案,线索证据夹杂其中,勾着观众。
而在这其中,不管是追击,还是审问戏,再或者是绑架戏,都是硬派刑侦剧的味道,有种凌厉的影像纪实风格。
其中一段热巴饰演的邓妍被女孩带入拐卖团伙的陷阱后,
反杀脱身,配合警方天网行动拯救被拐少女、完成抓捕的戏,
从热巴遇险到特警出现,节奏一环套一环,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看经典警匪港片一样。
带劲。
第二个字,是真。
全剧虽然聚焦打拐风暴背后的波诡云谲,但却不是追求以大尺度猎奇吸引人的刑侦悬疑剧。
而是融入了大量如婴儿绑架、跨境拐卖链之类的真实案件细节,让一整个打拐世界显得真实可触。
包括剧中一个个失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其中大人的崩溃,家人之间的互相埋怨,都带着令人窒息的真实感。
还包括孩子被拐家庭陷入连环骗局的戏,
以及失孤家庭母亲抢别人家孩子的严重创伤后遗症。
这些现象感强烈的剧情细节,不需要大尺度,却带给剧集另一种可看性。
真实、凌厉,紧凑,就凭这些,剧集就有了近期国产涉案剧中独特的质感。
3、迪丽热巴动情,金世佳老练,阿如那又演坏人了除了剧情,《利剑玫瑰》中演员的表现也十分亮眼。
最受关注的,绝对是女主迪丽热巴。
她饰演的邓妍,是全剧的题眼。
素颜短发、果敢干练的热巴一出场,一个年轻女警察的形象就出来了。
开场迪丽热巴警察专业戏部分演得最好的是审讯戏。
看着常锐他们审白板,平静但又锐利的眼神,仿佛能把这个老油条的伪装都看穿,很有代入感。
而当她自己一上阵,立马“分析利弊→强调后果→心理压迫”三招并用,白板果然就撂了。
不过前四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巴一场和童年挚友母亲的对手戏。
面对曾经熟悉的阿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她从内疚自责到坚毅表态,几种情绪同时绽放出来,让人感同身受。
热巴演出了角色的脆弱,也正是这种脆弱让角色更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人物因为这份“不完美”更深入人心了。
她是利剑,也是玫瑰。
而除了热巴,剧中还有三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
其一,尤勇智
近两年的尤勇智很活跃,跟郭麒麟合作过《边水往事》,和辛柏青合演《护宝寻踪》,可以说宝刀不老。
这次他饰演的打拐办副主任尹建生,平时好像并不锐利,但会在关键时刻成为团队定海神针。
有场戏是团队去解救被拐的婴孩,邓妍问尹建生是不是觉得希望不大,尹建生淡定回了一句:我只是觉得不要报太大希望。
这句话很淡,但却把一个专业用心却屡屡为打拐行动的复杂磨平棱角的老警察刻画了出来。
其二,金世佳
这几年的金世佳,警察也没少演。
但这次他演的常锐却不是刑警,而是从缉毒转过来的打拐办警员,常锐做事雷厉风行,但也粗中有细,卧底扮相有模有样,代入感十足。
金世佳的演技不用担心,我比较期待的是他和热巴的化学反应,开场常锐对女主这位空降主任充满不服气,怎么服气的,这就是戏。
其三,阿如那
阿如那第一集一出场,我就知道女大学生凶多吉少。
人贩“白板”跟莽村村霸不同,他是个经验丰富的人贩子,不耍狠,习惯示弱。
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却很关键。
在仅有的戏份里,他也做到了最好。在警察面前装无辜,而转眼脸色一变,就是一副混不吝的面孔,让人感觉真正的人贩子就这样。
这些角色感觉都对了,观众就入戏了。
4、事实证明,迪丽热巴终于为打拐悬疑剧,利剑劈出一条路提到《利剑玫瑰》,那绝对就绕不开一个问题:打拐题材的普法悬疑剧,如何深入人心?
四集看完,剧集没有将叙述重心放在案件猎奇性上,而是将镜头对准人物命运和案件背后的现实意义。
比如聚焦“打拐” 。
和以往《看不见影子的少年》这样专注一点的打拐题材不同,这部剧是全面讲述了各种打拐情形,观众看到了拐卖者为一己私利,将无辜的孩子和妇女推向深渊。
也看到了受害者家庭的苦痛挣扎,甚至是人性的复杂与纠结。例如被子女责怪的丢失婴儿的奶奶。
陷入极度精神崩溃的母亲。
有了这些真实感十足的案例,剧集发人深思的同时也具有了社会意义。
比如剧集没有回避的社会现实和伦理困境。
剧中一个被拐女孩拒绝回家,之前还连续逃出家两次,原因是女孩的爹比禽兽还可怕,不仅为了3万块钱就把女儿给卖了,动辄对她打骂,甚至还把女孩摁到床上想要侵犯她。
但由于她还未成年,每次都被警察送回这个爹身边,继续被虐待。
当她求邓妍别送她回去,邓妍心软了,可如何真正救解这样的女孩呢?答案似乎并不简单。
此外,作为一部普法剧,剧中揭露的“换水迷晕”“公园盗婴”等犯罪手法,可以说普法价值相当大了,让更多观众了解坏人的套路,防止被拐骗,这或许才是剧集最大的价值。
《利剑玫瑰》显然不是爽剧,也没有聚焦某个个体英雄,而是呈现了一整个打拐的横截面。
除了警方雷霆打击的惊险悬疑,剧集还深度聚焦了被拐家庭的“伤口愈合”。
每一个失踪的妇女儿童背后,都是无数个家庭的日夜煎熬。
有关他们的故事,是一副生动又唏嘘的浮世绘。
可以说相比较博眼球的大尺度案件,这种包裹在案件背后对人物命运的挖掘反而带来另一种触动。
剧集专注的不仅是打拐的利剑,更是打拐警察救人中“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余味。
希望这样有意义又有看头的剧能成功牛壹佰,更盼望天下无拐。
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